24 3月, 2025

亚洲区域一体化:乌兹别克斯坦的挑战与机遇

亚洲区域一体化:乌兹别克斯坦的挑战与机遇
过去二十年间,亚太地区在贸易、投资、金融和人员流动等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最新发布的《202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亚洲的区域联系深度已可与欧盟比肩。

但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对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愈发紧迫:如何借助区域一体化势头推动可持续增长与抗风险能力?

乌兹别克斯坦与区域一体化:现状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尤其是涵盖11个成员国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CAREC)。该计划已推动交通、贸易、能源和数字化领域的多项合作项目落地。然而亚开行指出,与东南亚和东亚相比,中亚区域一体化水平仍较低,尤其在金融流动和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

乌兹别克斯坦的区域内贸易持续增长,主要伙伴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联邦。但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占比有限,制约了其深入参与区域价值链的能力。

贸易与价值链:释放乌兹别克斯坦潜力
1990至2023年,亚洲区域内贸易年均增长8.2%,远超其对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速。作为CAREC成员,乌兹别克斯坦有望在农业、轻工业和采掘业等领域扩大区域供应链参与度。

但报告强调,亚洲的优惠贸易协定(PTAs)覆盖面较窄,且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利用率不足。乌兹别克斯坦亦面临类似挑战:企业对贸易优惠政策的认知度和使用率仍待提升。

建议:建立国家级贸易优惠信息平台,加强出口商原产地规则培训,推动产品标准与主要伙伴(中国、欧盟、印度)接轨。

FDI:从大宗商品转向技术与绿色增长
报告显示,亚洲区域内FDI增长显著,集中于服务业、数字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2013至2023年,亚洲气候相关绿地投资占比从8%升至27%,服务业占FDI总额的58%。

对乌兹别克斯坦而言,这为吸引可再生能源、物流、IT和农业科技领域投资提供机遇。CAREC与亚开行持续支持区域投资便利化,但挑战犹存:官僚主义、透明度不足和监管壁垒。

建议:采用投资便利化工具,完善投资者支持体系,利用亚开行平台主动推介优先项目。

金融一体化:最薄弱环节
报告指出,金融一体化仍是亚洲区域合作最薄弱的维度,中亚亦不例外。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推进银行业改革,但区域金融工具(如《清迈倡议》)仍未被充分使用。

然而,面对全球波动加剧,区域金融合作可成为稳定器。

建议:乌兹别克斯坦应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对话,探索安全网机制,推动区域资本市场发展。

人员流动、侨汇与旅游业:一体化的社会资本
2024年亚洲侨汇收入达3,921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43%。乌兹别克斯坦仍是全球最大侨汇接收国之一。但亚洲侨汇成本平均为每笔5.9%,高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3%的基准。

发展数字化侨汇平台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可降低成本并提升金融包容性。

旅游业是另一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东南亚已实现跨境旅行与物流自由化,而中亚因签证限制和基础设施薄弱进展滞后。亚开行强调需加强区域联通性,投资机场与地面物流。

建议:乌兹别克斯坦应优先升级旅游基础设施,简化签证政策,开发数字旅游平台。

结论:机遇之窗
乌兹别克斯坦正站在借力亚洲深度一体化的关键节点。为充分释放潜力,需采取以下行动:

  1. 从“参与”转向“引领”区域倡议;

  2. 吸引绿色、数字和服务业FDI;

  3. 深化金融合作与资本市场发展;

  4. 通过劳工与移民政策增强人力资本流动性;

  5. 完善制度框架以构建投资者信心。

在全球格局变迁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或将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实现包容性与韧性增长的最强引擎。

来源: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

联系我们

请填写申请表,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