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持续推进重大经济改革,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并吸引外资。在此背景下,该国企业数量(尤其是贸易、服务和工业领域)呈现稳定增长。本文基于最新统计数据,深入分析乌兹别克斯坦创业生态的核心趋势。
当前商业图景:增长与扩张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下属统计局数据,截至2025年2月1日,全国注册企业与机构总数达43.15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36.36万家。与2024年同期相比,新企业注册增长率达105.5%,彰显出蓬勃的创业活力。
从地区分布看,新增企业数量增幅最高的区域包括:
-
花拉子模州(+216家)
-
费尔干纳州(+198家)
-
卡什卡达里亚州(+179家)
新企业的持续增长印证了乌兹别克斯坦亲商政策与经济激励措施的有效性。
行业分布:高增长领域解析
创业活动覆盖多个经济领域,主要集中于以下行业:
-
贸易(32.2%):零售与批发业扩张的体现
-
工业(13.0%):制造业与工业生产驱动
-
农林渔业(7.3%):保障粮食安全与出口创汇的关键部门
-
建筑业(6.5%):政府基建项目支持下的增长
-
医疗与社会服务(6.2%):高速发展领域,仅2025年1月即新增1,044家企业
此外,信息通信行业(3.7%)的扩展凸显了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加速。
区域经济格局
企业分布高度集中于核心经济枢纽:
-
塔什干市(22.6%)
-
塔什干州(9.5%)
-
撒马尔罕州(8.8%)
-
费尔干纳州(8.1%)
以上四地占据全国注册企业总量的半数以上。尽管城市中心区商业增长强劲,但纳沃伊州、锡尔河州与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等农村及欠发达地区仍需定向经济扶持以激活本土创业活力。
外资驱动:增长关键引擎
乌兹别克斯坦在外资引进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共有15,163家外资企业运营,较2024年增加1,000家。主要投资国包括:
-
中国(22.9%)
-
俄罗斯(19.6%)
-
土耳其(12.3%)
-
哈萨克斯坦(7.0%)
-
韩国(4.4%)
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引入新技术与国际经验,在推动工业与贸易领域扩张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小微企业的支柱地位
中小微企业构成国家经济基石,占比超注册企业总量的84%。截至2025年初,活跃中小微企业达36.36万家。行业分布表现为:
-
贸易(37.9%)
-
工业(15.3%)
-
农业(8.4%)
-
建筑业(7.5%)
-
住宿餐饮业(7.2%)
税收优惠、贷款计划与数字化升级等政府举措持续赋能中小微企业创新成长。
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增长势头强劲,以下问题仍需解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行政壁垒:营商环境虽改善,但注册与许可程序需进一步简化
-
数字化缺口:大量企业仍依赖落后财务管理系统
-
区域失衡:部分地区商业活跃度显著滞后
通过自动化改造、电子政务推广与基建投资应对这些问题,将成为长期成功的关键。
2025-2026年前景展望
以下因素将持续推动乌兹别克斯坦创业活动增长:
-
政府创新创业扶持计划
-
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拓展
-
工业园区与自贸区建设
-
税收法规与行政流程简化
此外,中亚区域内贸易合作深化与新兴外资伙伴关系将创造更多扩张机遇。
结论
乌兹别克斯坦商业领域正经历政策改革、外资引入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尽管面临行政效率与区域差距等挑战,但营商环境优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为长期经济成功奠定基础。通过培育创新、支持本土创业者、提升投资吸引力,该国正加速建设成为中亚地区充满活力的商业与经济中心。